为什么要进行麻醉期监测

2018-09-14浏览次数:
摘要:病人在手术麻醉期间,由于外科疾病或并存疾病的影响,麻醉方法和药物的影响,手术创伤及失血,以及体位的改变等因素,都可对生理功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,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的生命。因此
病人在手术麻醉期间,由于外科疾病或并存疾病的影响,麻醉方法和药物的影响,手术创伤及失血,以及体位的改变等因素,都可对生理功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,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的生命。因此,麻醉期间应主动采取措施预防严重生理变化的发生,密切观察病人各种生理功能的变化,力求及早发现和及时纠正,以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。
   呼吸功能是麻醉时最容易和最先受到影响的重要功能之一。全身麻醉可引起各种程度的呼吸抑制甚至呼吸肌麻痹,阻滞麻醉对呼吸肌的影响也可引起严重的呼吸抑制,麻醉辅助用药、手术体位及并存的呼吸疾病,都是麻醉期间影响呼吸功能的重要因素。因此,麻醉期间保持呼吸功能正常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。呼吸功能正常是指能维持动脉血氧分压(PaO2)、二氧化碳分压(PaCO2)和血液pH值在正常范围内。这三项指针也是衡量呼吸管理是否合理的参数。保持自主呼吸的病人,应观察病人的呼吸运动的类型(胸式或腹式呼吸),呼吸的幅度、频率和节律,同时观察口唇粘膜、皮肤及手术野出血的颜色,以判断是否有呼吸道梗阻、缺氧或二氧化碳蓄积。必要时应监测SpO2或动脉血气分析。全麻期间呼吸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观察、仪器监测及血气分析等方法,维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,通气和氧合功能正常。全麻病人还应监测潮气量、每分钟通气量,有条件者可监测ETCO2,以保证病人的通气功能正常。
    麻醉期间发生呼吸道梗阻是十分危险的,应及时处理。缺氧时,因血红蛋白未能充分氧合,皮肤和粘膜有紫绀表现。但在缺氧早期或严重贫血时(Hb<50g/L),难以观察到紫绀现象。二氧化碳蓄积的早期,表现为呼吸深而快,血压升高,脉搏增快,面部潮红。严重二氧化碳蓄积时常伴有缺氧,病人的神志消失,呼吸不规律,脉搏慢而弱,同时有心律失常和血压下降,最后发生呼吸、心跳停止。因此,麻醉期间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,避免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。
    麻醉期间维持循环功能的稳定在麻醉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,循环系统的变化将直接影响病人的安全和术后的恢复。麻醉期间每隔510分钟测定和记录一次血压、脉搏、呼吸等参数,并记录手术重要步骤、出血量、输液量、输血量及用药等。麻醉期间引起循环障碍的可能原因包括:外科疾病和并存疾病的病理改变,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,手术对循环的影响等。应针对原因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,以免循环系统的剧烈波动。当发生循环障碍时,应对血容量、心脏代偿功能和外周血管的舒缩状态作出正确判断,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。麻醉期间维持有效血容量是非常重要的,血压降低往往与绝对或相对的血容量不足有关。应根据术前心、肾功能及脱水情况,术中失血及体液丢失量进行补充。建立必要的循环监测措施有助于临床判断。麻醉过程中出现血压降低、脉压小、心率增快、尿量减少等症状,是血容量不足的表现。由于神经反射引起的血压降低,常伴有心动过缓。危重病人或复杂手术应监测中心静脉压(CVP)、肺毛细血管楔压(PCWP)或左房压(LAP)指导术中输液。麻醉的深浅程度对循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。麻醉太浅可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,使血压升高,心率增快及心律失常。麻醉过深即可抑制心肌收缩功能,又可使外周血管舒张,引起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和相对血容量不足,结果使血压降低。因此,根据病情和手术要求及时调节麻醉深度,对于维持循环稳定是非常重要的,必要时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来支持循环功能。
    麻醉期间除监测呼吸和循环功能外,还应密切观察全身情况。非全麻病人应注意神志和表情的变化,严重低血压和缺氧可使病人的表情淡漠和神志突然丧失。局麻药毒性反应时,可出现精神兴奋症状,严重者可发生惊厥。体温监测十分必要,特别是小儿,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,保持体温的能力很差,其体温容易受麻醉及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。体温过高可使代谢增快,氧耗量增加,严重者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和高热惊厥。体温降低时,病人对麻醉的耐受能力也降低,容易发生麻醉过深而引起循环抑制,麻醉后苏醒时间也延长。术中应监测中心体温,以监测食道或直肠温度为好。